赓续历史文脉 讲好黄河非遗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8日,BWIN必赢官网(山东省科学院)437必赢会员中心“用世界声音讲好黄河非遗故事”实践调研团在学院团委副书记兼学生办公室副主任孟令昆、辅导员扈新杰的带领下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开展“黄河之声——山东省沿黄9市非遗继承与保护,讲好黄河非遗故事”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党建+红色+思政+非遗+外语新模式,以当代青年的视角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推动黄河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讲好新时代黄河非遗故事。
将黄河地标变为现场课堂——讲述黄河故事,打造一堂情景式直播课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齐河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拥有63.4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万亩林海、黄河湿地等生态资源是省会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黄河水乡”。
实践调研团首先来到了黄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红心广场,广场坐落于有“山东黄河第一湾”之称的齐河南坦险工87~98号坝。在这里,学生第四党支部教师党员扈新杰为实践调研团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们讲解了《红心一号题记》背后的故事。1970年,齐河县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斗争精神,因陋就简,无惧困难,造出了黄河第一艘机淤固堤吸泥船“红心一号”,开辟了黄河下游机淤固堤新纪元,在人民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实践调研团队员沿着黄河岸边进行走访调研,实地参观了附近的生活环境以及黄河景观,采访当地居民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事迹,学习了当地“老残观凌”中的齐河风物志,充分调研了当地黄河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现场学习同学们了解到,黄色大河、绿色发展,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我们要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将非遗作品打造成鲜活教材——感受非遗魅力,开展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
为更好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魅力,实践调研团来到了齐河县“中国第一历史碑廊”。此碑廊是第一个把地方历史从古到今串联起来的碑廊,是唯一一个由名家书写紧扣地方文化为主题的碑廊。一方文字,一舀风情,一段古史,是黄河流域的时代缩影,诠释着大河百代、奔流不息的深厚文化积淀,走过一座座碑廊,足以一睹文人千年的风骨与历史的重彩淡描。
在当地人员的解说下,实践调研团队员时而驻足观看,时而低头讨论,在无言的石碑面前与古代先贤的心灵产生了碰撞。队员们表示,此前接触非遗文化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这是为数不多的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让我们对黄河流域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非遗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让非遗继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将当地非遗整合成优势资源——研学非遗价值,聆听一节穿越中的公开课
实践调研团来到了齐河民俗博物馆,通过观摩与聆听讲解,感受非遗作品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了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队员们学习和传播非遗技艺的热情。随后,实践调研团与博物馆达成共识,将当地非遗文化请进校园,借助外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优势,开展非遗研学,共同助力非遗文化传播,用世界声音讲好非遗故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历史,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将同学们代入了黄河流域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同学们纷纷表示,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讲好新时代黄河非遗故事,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
非遗传承,继往开来!
实践出真知,青春三下乡
万里,大化衍流
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拭目以待!
撰稿:王丽 韩靖雯 李树娜
摄影:孙世达 邹海钰